淺議我國廣播電視類報刊發展轉型之路
2014-02-14 09:37 來源:今傳媒手機 責編:江佳
- 摘要:
- 昔日的風光早已蕩然無存,今天頹勢“勢不可擋”,面對發行銳減、廣告萎縮、虧損嚴重的困局,有的停刊,有的轉型,有的堅守在生死線上。廣播電視類報刊的困局如何破解?業內人士紛紛出謀劃策。
【CPP114】訊: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,隨著廣播電視業的蓬勃發展和城鄉居民家庭電視機的普及,各省級廣播電視報相繼復刊,各地市級廣播電視類報紙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,十幾個人,一把剪刀,兩瓶漿糊,一份幾張紙的周報,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份的發行量,僅靠發行就賺得盆滿缽溢。十年河東,十年河西。昔日的風光早已蕩然無存,今天頹勢“勢不可擋”,面對發行銳減、廣告萎縮、虧損嚴重的困局,有的停刊,有的轉型,有的堅守在生死線上。廣播電視類報刊的困局如何破解?業內人士紛紛出謀劃策。敢問路在何方?本文嘗試談談個人的一些粗淺認識。
一、現實:報刊業“冬天來了”
隨著網絡傳播技術和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,越來越多的人們舍棄了報刊,把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等移動新媒體終端作為獲取信息、瀏覽資訊的首選,讓報刊業步入了“冬天”。在美國,2009年2月《落基山新聞報》宣布倒閉,3月18日《西雅圖郵報》停止出版印刷版,3月31日《芝加哥太陽時報》集團宣布破產,4月《基督教科學箴言報》停止發行印刷版,6月1日《電視周刊》宣布停止發行印刷版,8月24號《讀者文摘》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……美國發行量審計局公布數據顯示,2009年上半年,美國有超過100家報紙被迫關門;2000年以來,美國報刊發行量每年以5%的速度下降。在日本,2008年以來,每個月就有一家出版社倒閉,報刊發行量每年以2%的速度下降,《朝日新聞》正遭受創刊130年來首次財政赤字,《每日新聞》正面臨破產[1]。最近5年來,美國有超過160份報紙停刊,超過2.5萬名報業員工被辭退[2]。在歐洲,報刊發行量每年下降3%,各國政府也紛紛研究應對報刊危機的對策。在西方報刊業苦苦尋找御寒之道時,我國報刊業經20多年高速發展,同樣出現了經營成本大幅上漲,廣告市場份額持續下滑,全國性報紙發行量急劇下降,行業報走向衰落,晚報呈現疲軟,都市報大面積虧損。數據顯示,2012年前三季度報業的廣告同比下降8.2%,成為傳媒業唯一負增長的行業,在報刊業“冬天”里,我國報刊業深深感受到了“天寒地凍”。在這種形勢下,《自貢廣播電視報》、《大連廣播電視報》等幾十家廣播電視報的相繼停刊充分表明,我國廣播電視類報刊在報業“冬天”里終不能“獨善其身”。
二、求變:能否成為“救命稻草”
為了應對“寒冬”,美國的報刊業普遍選擇借助互網絡尋找發展空間。宣布停止出版印刷版的《西雅圖郵報》、《基督教科學箴言報》和《電視周刊》等報刊均全力轉戰網絡報;《華爾街日報》、《紐約時報》、《華盛頓郵報》等也都加強了網絡版,豐富網站信息,提供增值服務,提高瀏覽量,開辟創收新渠道;美國《電視指南》面對印刷版發行量持續下降,向全媒體領域拓展,先后創辦了《電視指南頻道》、《電視指南》在線網站(www.tvguide.com),提供節目預告、節目評價、新聞資訊和娛樂游戲,打造數字多媒體導視服務平臺,擴大和延伸發展空間。歐洲和日韓報業應對舉措與美國基本相同,在加強報紙網站建設同時,加強與電視媒體的合作,實行報、網、臺互動。與西方報刊業相比,我國報刊業受體制和國情制約,很大程度上還沉迷于同業競爭中,盡管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網站,但網站的內容還停留在報紙版面的復制,千網一面,缺乏個性,一定程度上成了“擺設”。相對而言,廣播電視類報刊轉型顯得更為急迫且走得更為曲折。比如,《天津廣播電視報》改版中定位面向白領、精英讀者,結果遭遇了“白骨精”們的冷遇和老讀者的拋棄,不得不重新回到以中老年為目標讀者的原點[3];《北京廣播電視報》分為《北京廣播電視報》和《北京廣播電視報?人物周刊》、《北京電視周刊》和北廣網(www.bgtv.com.cn),以期最大限度留住中老年讀者,不失時機地開拓新讀者,然而收效甚微;《南京廣播電視報》則針對中老年讀者的特點,加大了醫藥、健康、養生等服務內容,見到了一些成效;《河南廣播電視報》選擇了“棄電”之路,更名為《東方今報》,成為全國廣電系統主管的唯一張綜合性都市報[4]。這四家報刊是我國廣播電視類報刊近年來發展轉型的代表,然而,無論是“帶電”改版、調整定位、增加版面、豐富內容、變報為刊,還是“棄電”更名、改弦更張、重起爐灶、再戰江湖,前行的路上依舊陰云密布、荊棘叢生、充滿坎坷、險象環生、前途未卜。
一、現實:報刊業“冬天來了”
隨著網絡傳播技術和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,越來越多的人們舍棄了報刊,把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等移動新媒體終端作為獲取信息、瀏覽資訊的首選,讓報刊業步入了“冬天”。在美國,2009年2月《落基山新聞報》宣布倒閉,3月18日《西雅圖郵報》停止出版印刷版,3月31日《芝加哥太陽時報》集團宣布破產,4月《基督教科學箴言報》停止發行印刷版,6月1日《電視周刊》宣布停止發行印刷版,8月24號《讀者文摘》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……美國發行量審計局公布數據顯示,2009年上半年,美國有超過100家報紙被迫關門;2000年以來,美國報刊發行量每年以5%的速度下降。在日本,2008年以來,每個月就有一家出版社倒閉,報刊發行量每年以2%的速度下降,《朝日新聞》正遭受創刊130年來首次財政赤字,《每日新聞》正面臨破產[1]。最近5年來,美國有超過160份報紙停刊,超過2.5萬名報業員工被辭退[2]。在歐洲,報刊發行量每年下降3%,各國政府也紛紛研究應對報刊危機的對策。在西方報刊業苦苦尋找御寒之道時,我國報刊業經20多年高速發展,同樣出現了經營成本大幅上漲,廣告市場份額持續下滑,全國性報紙發行量急劇下降,行業報走向衰落,晚報呈現疲軟,都市報大面積虧損。數據顯示,2012年前三季度報業的廣告同比下降8.2%,成為傳媒業唯一負增長的行業,在報刊業“冬天”里,我國報刊業深深感受到了“天寒地凍”。在這種形勢下,《自貢廣播電視報》、《大連廣播電視報》等幾十家廣播電視報的相繼停刊充分表明,我國廣播電視類報刊在報業“冬天”里終不能“獨善其身”。
二、求變:能否成為“救命稻草”
為了應對“寒冬”,美國的報刊業普遍選擇借助互網絡尋找發展空間。宣布停止出版印刷版的《西雅圖郵報》、《基督教科學箴言報》和《電視周刊》等報刊均全力轉戰網絡報;《華爾街日報》、《紐約時報》、《華盛頓郵報》等也都加強了網絡版,豐富網站信息,提供增值服務,提高瀏覽量,開辟創收新渠道;美國《電視指南》面對印刷版發行量持續下降,向全媒體領域拓展,先后創辦了《電視指南頻道》、《電視指南》在線網站(www.tvguide.com),提供節目預告、節目評價、新聞資訊和娛樂游戲,打造數字多媒體導視服務平臺,擴大和延伸發展空間。歐洲和日韓報業應對舉措與美國基本相同,在加強報紙網站建設同時,加強與電視媒體的合作,實行報、網、臺互動。與西方報刊業相比,我國報刊業受體制和國情制約,很大程度上還沉迷于同業競爭中,盡管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網站,但網站的內容還停留在報紙版面的復制,千網一面,缺乏個性,一定程度上成了“擺設”。相對而言,廣播電視類報刊轉型顯得更為急迫且走得更為曲折。比如,《天津廣播電視報》改版中定位面向白領、精英讀者,結果遭遇了“白骨精”們的冷遇和老讀者的拋棄,不得不重新回到以中老年為目標讀者的原點[3];《北京廣播電視報》分為《北京廣播電視報》和《北京廣播電視報?人物周刊》、《北京電視周刊》和北廣網(www.bgtv.com.cn),以期最大限度留住中老年讀者,不失時機地開拓新讀者,然而收效甚微;《南京廣播電視報》則針對中老年讀者的特點,加大了醫藥、健康、養生等服務內容,見到了一些成效;《河南廣播電視報》選擇了“棄電”之路,更名為《東方今報》,成為全國廣電系統主管的唯一張綜合性都市報[4]。這四家報刊是我國廣播電視類報刊近年來發展轉型的代表,然而,無論是“帶電”改版、調整定位、增加版面、豐富內容、變報為刊,還是“棄電”更名、改弦更張、重起爐灶、再戰江湖,前行的路上依舊陰云密布、荊棘叢生、充滿坎坷、險象環生、前途未卜。
-
相關新聞:
- ·全媒體時代 日本報業發展對中國的啟示 2014.02.08
- ·弗 % ?:L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视频 | 久久看片 | 在线资源 | av不卡免费在线观看 | a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| s国产又黄又爽又猛免费 | 国产一级片不卡 |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| 91中文在线观看 |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 | 在线看mv影片网站入口 | 成人nv在线观看 | 久久久久久九九 | 精品在线你懂的 | 免费观看又色又爽又黄的韩国 | 久久久久久国模大尺度人体 |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| 一级大黄毛片免费观看 | 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无码国产人妻丝瓜 | 12一15性xxxx粉嫩国产 |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|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| 97视频免费观看2区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|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 | 九一免费版网站在线?看 | 亚洲乱亚洲乱妇20p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碰碰看 |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在线观看 | 午夜a毛片| 欧美视频网站 |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|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| 嗯~宝贝你的胸好软奶罩脱了动漫 | 久视频精品线在线观看的录制功能 | 三级免费 | 亚洲精品高潮呻吟久久av | 5c5c5c5c_午夜免费| 欧美一区二区美女 | 在线区一区二视频 | 久久综合久久伊人 |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高清 | 免费av观看网址 |